赤色文物|一根竹竿行万里

2025-03-30 19:48:58 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 1

 

  中国公民革新军事博物馆里陈设着一根历尽战役风霜的小竹竿,上面刻满了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故事。这根竹竿的主人便是从山东莱阳西陡山村走出的支前英豪唐和恩。

  1948年秋天,解放区公民迎来了土改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在地里忙着收庄稼的唐和恩,传闻村里要安排民工队到淮海前哨去,便放下手里的活,急急忙忙跑往村支委会去请战。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很快安排起一个支前运送小组,被编入其时的淘漳区运送队运送公粮。唐和恩被指定为副指导员兼小队长。

  唐和恩从家园起程时,贴身携带了一根三尺多长的小竹竿,累了撑着它歇息,过河、涉水时用它探路。后来通过的当地多了,他突发奇想,要看一看这次支前究竟能走过多少村镇、多少县,因没有纸笔,便把通过的地名刻在了这根小竹竿上。他想将来把这根小竹竿带回家去,传给自己的儿孙,让他们永久记住老一辈这段革新进程。小竹竿上面鳞次栉比,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省共27个县88个村镇的称号。

  在近半年的支前运送中,唐和恩和队员们顶风冒雨、忍饥耐寒,克服了一个个艰难险阻,把一车车粮食、弹药不断地送上前哨,把一批批伤员安全转移到后方。

  一个冬日的下午,唐和恩的运送小队接到一个非常紧迫的运粮使命。运送途中,一条数十米宽、结着薄冰的河挡住了去路。他们向老乡一探问,得知要沿河持续走10公里才有桥。看着天色已晚,绕道已来不及,唐和恩当即决议蹚水过河。此刻,冬风吼叫,满天飘雪。唐和恩脱下棉衣扛起一包粮食,第一个跳下河去,在前面破冰探路。看到此景象,队员们也扛起粮食、抬起小车,蹚着齐腰深严寒的河水跟着他缓缓行进,一路互相鼓动、互相照料,顺畅地抵达对岸。

  这根竹竿真实地记载了唐和恩小支队艰苦而荣耀的进程,记载了公民群众为革新战争成功立下的永存丰功,也是淮海战役中高歌猛进、走向成功的前史见证。


导航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