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中心一商家栽培在二楼平台上的使君子长势非常好,正傍墙怒放。李腾钊 摄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近年来,我市环绕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两大方针,全力展开立体美化,进一步拓宽了城市绿色空间,让美丽桂林的魅力继续进步。
在西湖苑小区,物业栽培在门卫室旁的使君子已爬满房顶,繁花似锦,把门卫室装扮成一个花屋,为小区居民的日子增添了许多颜色,也招引了一些过路市民停步欣赏。在南溪山公园,公园管理处作业人员在樱花桥头栽培的一批使君子,经过近两年的培养牵引沿着桥体不断成长,怒放的花朵把整座桥装扮成一座“花桥”。在中华小学大门口,师生们种下的使君子爬满了整个花架,成为一处美丽的景象。在“两江四湖”景区阳桥东北侧栽培的使君子对硬化的挡土墙起到美化效果,成为市民、游客摄影留影的打卡点。此外,在桂林日报社围墙、西凤路原秀峰区政府驻地围墙、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东区和南区宿舍等地栽培的使君子也在怒放中。
“上述遍地栽培的使君子是我市近年来展开立体美化的缩影。除了使君子外,林园部分还选用凌霄、三角梅、藤本月季、紫藤、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在市区各地展开立体美化,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人员说,“立体美化”也叫“垂直美化”,是指为了充沛的使用空间,在墙面、阳台、窗台、房顶、棚架等处栽种攀援植物,以添加城市美化覆盖率和美化景象,改进大众寓居环境。
为了推动城市立体美化展开,近年来,市林业和园林局继续加大宣扬力度,经过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方法,深化宣扬立体美化理念,遍及立体美化常识,教授立体美化技能,引导各单位和市民热心参与立体美化作业。一起,该局大力提倡引导各单位和市民选用房顶花园、墙面美化、垂直美化等节地型园林方式,进步土地资源使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极限地发挥园林美化的生态功用和环境效益,添加城市绿量,拓宽市民休闲空间。
该人士说,推动立体美化建造,使美化从平面走向立体,不仅能丰厚美化方式,进步绿视率,削减热岛效应,进步城市的园林感,缓解人们在“水泥城”中的压抑感,还能吸尘、削减噪音等,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并有坚持温度隔热、节约能源、停留雨水等多种非消沉效果,能更好地满意市民接近绿色的巴望和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