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色资源”到“美丽村庄”——探寻龙池镇的村庄复兴途径

2024-11-19 00:21:50 产品中心 1

  龙池镇是赤色文明博采之地,人文资源富集,前史悠远持久。依托丰厚的赤色资源,近年来,昌邑市龙池镇聚力打造“龙乡文韵”党建引领村庄复兴样板片区,活跃探究“赤色+村庄”的展开新途径,凝集起抓党建促村庄复兴的强壮合力,叫响“赤色文旅小镇”品牌。

  龙池镇北临渤海,先秦时期属纪国,名为鄑城;战国时期,闻名军事家孙膑采邑于此。它带着赤色的印记——龙池镇革新风云激荡,昌邑第一支抗日装备在这里诞生,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在这里组成……

  昌邑县抗日殉国勇士祠当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昌邑县抗日殉国勇士祠、马渠革新原址、八路军七支队联络处原址等8处赤色文物入围山东省第一批不行移动革新文物名录。赤色资源孕育赤色文明,赤色文明滋润赤色村庄。依托这些丰厚的赤色前史资源,龙池镇活跃展开赤色教育专题练习,约请优秀党员、先进底层工作者、老党员解说授课,经过叙述本身领会经历、宣扬党的方针方针等方式展开赤色宣扬教育活动,不断诠释着赤色热土上的精力传承。

  “过硬支部人人赞,赤色基因代代传”“崇奉过硬,唤醒民众醒悟,播撒革新种子”……在瓦东村村史馆外,各种赤色标语有目共睹。村史馆大厅里以展板和什物展出了发生在该村的赤色前史故事,悬挂着从村里走出的革新先烈业绩的图片。

  村史馆是“看得见的乡愁”,一册册保存完好的档案文书资料及各个时期的证照、印章等什物中,有粮票、售棉证、农用柴油供给证、脱粒机牌等,记录着村庄前史的变迁。

  “在组成村史馆的一起,实在也活跃发掘向上向善的家风家训,寓革新教育于家风家训中。”龙池镇瓦东村党支部书记赵中伟介绍。除此之外,瓦东村活跃探究党员“红黄榜”办理,清晰党员招领项目,做好量化积分鉴定,以“红榜”树优、“黄榜”促后不断激起党员内生动力。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村里在新修的路途两头种上了黄杨球、海棠,花开时节,一幅绿树映衬、花团锦簇的新现象。村文体活动广场、图书阅览室,再加上宽阔洁净的路途、修葺一新的农户院子,村庄处处凸显出美丽宜居的新面貌,绿色生态愿景一步步照进实际。

  瓦城曾经是战国时期闻名军事家孙膑的食邑,相传阴历正月十四是孙膑生日,每年这一天,瓦城乡民自发在庙前广场举行“发大牛”祭拜活动,请求安居乐业、风调雨顺。

  “‘发大牛’活动蕴含着多种村落文明传统,在2016年当选了省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龙池镇瓦北村党支部书记赵怀志对记者说。

  “从扎大牛、赶庙会、游大牛、祭大牛、摸大牛到发大牛,这些活动促进了亲邻联系、宗族联系以及周边的村际联系,关于民间传统习俗的传承、现代村庄文明的重塑也有着重大意义。”龙池镇党委政法委员、人武部部长褚方文说。

  以施行村庄复兴战略为抓手,龙池镇活跃维护开发前史背景和文明资源,依托瓦城的孙膑庙、马渠赁铺胡同、齐氏牛街、龙乡客栈、霍比特部落等特征文旅项目,打造赋有纪国古韵特征的田园村庄,推进“文明+旅行”交融展开。

  “实在还充沛发掘本村致富能手、创业人才资源,探究建立了把村庄致富带头人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成村安排后备力气的‘三培育’机制。”赵怀志说。

  赵迎军便是瓦北村的一位党员前锋致富带头人,兴办的迎军家庭农场,带动230户大众一起“奔富”,完成户均年增收5500元。他定时安排对大众进行生产技术培育和练习,完成增收致富。

  赤色,是催人奋进的精力力气,更是据守初心的鲜亮底色。进入新时代,龙池镇正以赤色精力引领高水平质量的展开,以澎湃的赤色力气推进村庄复兴。


导航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