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街头披上了一层更加绚烂而和谐的自然华服。道路两旁,原本稀疏或杂乱的树木如今已变得错落有致,绿化带中的灌木丛被修剪得井井有条,五彩斑斓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灼灼生辉,公园里,树木依然郁郁葱葱,只是多了一份深秋的味道,呈现出一幅“金黄与深红交织、绿意仍存”的生态画卷。
自市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战略实施一年以来,市城乡绿化整治行动专班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持续推进城乡绿化整治行动,全力打造干净、舒适的城市绿化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
近日,记者在江苏东路老大桥两侧看到,尽管已是深秋,但这里仍绿意盎然,各色花卉虽已过了盛花期,但仍有几朵顽强的花朵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据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在实施绿化养护提升改造前,这里杂草丛生,多处黄土且堆积各类垃圾。提升改造后,呈现了现在的乔灌草结合,植被很丰富且有层次的生态景象。据了解,老桥两侧绿地总面积2853平方米,现场换填土1426.5立方米,已完成栽植香花槐125株,金叶榆5株,大叶黄杨球35株,红叶石楠球32株,金禾女贞球34株,栽植青竹313平方米,红叶石楠466平方米,月季939平方米,大叶黄杨427平方米,播种草坪708平方米,完成设计量100%。
今年,市城乡绿化整治行动专班各责任部门及各县(区)、功能区计划打造一批具有特色鲜明的城乡绿化项目,计划实施项目34个,预计总投资59万余元。目前已完工项目16个、开工项目15个、推进项目3个。同时,扎实开展辖区内院落、空地的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推进腾退还绿、疏解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等庭院绿化工作,市直各单位、各县(区)、功能区,各市属国有企业上报庭院绿化项目179个,绿化面积173万平方米,项目资金37837万元,目前,已栽植苗木410万余株、小灌木13770平方米,播种草坪31万余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164个庭院绿化项目,绿化面积133.2万平方米,项目资金6013.04万元。全市闲置地块庭院绿化项目16个,拟新增绿化面积8.3万余平方米,项目概算资金15万余元。
“今年我们城管局接管的全市见缝插绿项目是自治区十大民生项目之一,整个项目施工面积为22000平方米,总投资1058万元。主要涉及市的黄土和植物长势弱的13块地。从3月份开工到目前已完成了总设计的90%,11月1日已完成了阶段性验收工作。下一步,还有藏大路、滨河路等5个地块要进一步改造提升,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左右。这一个项目旨在进一步努力塑造‘春有花、夏有阴、秋有彩、冬有绿’的城市绿地效果。”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李黎立说。
三分种,七分养。在城乡绿化工作中,种植后的管养是确保绿化成果持久、有效的关键。市城乡绿化整治行动专班格外的重视全市绿化区后续的养护管理工作,督促养护单位根据季节特点和病虫害高发期来临前开展病虫害防治相关工作,通过“人工+机器”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绿化区域进行浇水、施肥、修剪,清理病枝、枯枝、杂草等工作,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同时,还加强对绿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保障绿化的整体效果。截至目前,各责任单位、县(区)、功能区共出动19.25万余人次、特种作业车辆2.58万车次、补栽苗木112.98万株、修剪树木17.25万株、行道树涂白10.80万株、树木病虫害防治17.33万株、浇灌用水45.25万吨、绿化施肥24.33万平方米、清理杂草113.94万平方米、清理死树18.95万株、清理绿化垃圾5785.98吨、维修安装绿化围栏10979米、铲雪除冰50.5吨、树木捆扎防寒布289棵、拆除老旧围栏3.95万米。
此外,市城管局邀请北京市园林绿化专家组,组织各县(区)、功能区园林绿化管养单位,举办城市园林绿化培训班。通过授课和实地观摩的形式,重点对月季品种选择和育种驯化、月季修剪和病虫害防治、花园城市(城市绿地)设计等方面做了深入讲解,有效提升了我市管养人员的管护能力和水平,为提升市城市绿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植绿爱绿护绿”广泛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城乡绿化整治行动,正推动着我市乡村风貌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变,这种变化使广大市民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以前这条路边上到处都是垃圾,今年实施城乡绿化整治行动后绿油油的好看多了,在这样的环境周边打扫卫生心情也很好。”负责南环路迎亲桥南头周边环境卫生的环卫工人次仁央金说。
李黎立表示,下一步,市城乡绿化整治行动专班将进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努力绘制“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的宏伟蓝图。
市政府网站依托西藏政务服务网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您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可实现“一网通办”。
市“政民信箱”是社会公众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向市政府及市、县(区)各职能部门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的窗口。此栏目既是市政府领导,市、县(区)各职能部门与社会群体、人民群众之间实现沟通的桥梁,也是帮助市政府领导及市、县(区)各职能部门发现和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明显问题的重要渠道,是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措施。真诚欢迎您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对政府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和改进的意见。
1、对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措施以及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建议。
信件内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此类信件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并退回或废弃:
1、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写信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2、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3、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控告或者检举事项,应当直接向同级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提出。
4、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事项,写信人在办理期限内重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不予受理。
1、如果您反映和投诉的问题,涉及市政建设、居民生活、就业和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请先向问题发生地的县(区)人民政府或其主管部门反映,以便得到及时解决。
2、为了您的信件能够准确、快速的转交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做处理,请务必做到“一事一件”,避免在同一封信中反映两个或多个无关诉求,此类信件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不予受理并废弃,不再进行短信回复提醒。
3、对于同一账号大量多次重复向同一单位写信反映相同问题,属不予受理范围的,办理人员有权直接对重复信件不予受理并废弃,不再进行短信回复提醒。
4、写信应署本人的真实姓名,不要隐瞒姓名或采用化名、笔名;应当注明本人的具体联系方式,如工作单位、家庭住址、邮政编码、电子邮件等,以便于国家机关及其信访工作人员同来信人保持联系,使信访事项及时得以妥善解决。
5、写信内容应简明扼要,写明所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当事人(包括被投诉方/建议方)、投诉或建议要求,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诽谤、诬告陷害他人。
6、为避免重复写信造成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针对表述不清、恶意言语和无实质内容的信件,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并废弃,并保留追究恶意写信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7、信件在转交、告知、答复的同时会发送手机短信通知写信人,写信人可凭用户账号、密码或信件查询编号登录本网站查看信件情况。
9、请谨慎保管用户名和密码,否则就没办法查询信件回复,密码丢失请使用忘记密码功能查询。